Auguries of innocence

最近委托人帮我做了一个小型的社会实验,结果非常有趣。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对发烧的一些现象做出很好的解释。大家都知道……我没啥文化的,就随便写点半通不通的东西来描述下实验过程和我对结果的感受吧。

To see a world in a grain of sand,
And a heaven in a wild flower,
Hold infinity in the palm of your hand,
And eternity in an hour.


实验设计:我委托了一位HiFi圈的人提供一系列“不同解码器的内录音频”并标上“解码器型号”(同时还配了解码器的照片)给受试者们审听并让受试者们说出自己对各种解码器声音的判断。其中故意设置两个情况:

一、电平略有不同。

二、电平校准成一致。

数据整理的东西我就不放在这里了,非常枯燥。直接给结果:

当录音电平略有不同的时候,绝大多数受试者能够“描述出解码器各自不同的声音特性”。

当录音电平相同的时候,大多数受试者表示“很难听出解码器各自不同的声音特性”,但仍有部分“金耳朵受试者”能够描述出“解码器各自不同的声音特性”。

听着……也没有什么奇怪啊,金耳朵受试者能够更好地判断声音特性,这有什么问题?

问题在于实验的设计(及其目的)……

内录用的是:

%title插图%num

这个软件,它所谓的“内录”整个音频流根本不会经过解码器。它所谓的“内录”整个音频流根本不会经过解码器。它所谓的“内录”整个音频流根本不会经过解码器。

%title插图%num
%title插图%num

同时我也做了内录的文件分析(源文件是一个0dbFS 1KHZ的正弦波):

%title插图%num

可以看到所谓的“内录文件”一个谐波都没有……


那么,为什么很多网友都能听出“不同解码器的内录音频”的不同呢?是这些网友撒谎了吗?还是他们整天就是在扯淡呢?都不是!

首先我们得了解我们的大脑是怎么运作的:

模式识别 (心理学)

摘录几段:

在心理学和认知神经科学中,模式识别描述了一个认知过程,该过程将来自刺激的信息与信息召回相匹配来自记忆。[1]

当大脑接收到来自环境的信息并输入短期记忆时,会发生模式识别,从而导致长期记忆的特定内容自动激活。一个早期的例子就是学习字母顺序。当护工对孩子重复”a, b, C”多次, 利用模式识别, 孩子会说’C’,在顺序的听到’a,b’之后识别模式使我们能够预测并期待即将发生的事情。模式识别的过程涉及将所接收的信息与已经存储在大脑中的信息进行匹配。在记忆和信息之间创建连接被称鉴定,鉴定是模式识别中一个步骤。模式识别需要重复的经验。隐含地和潜意识地使用的语义记忆是与识别有关的主要记忆类型。[2]

人类看到实际上并不存在的模式的倾向被称为“凋亡”。例子包括“月球上的人”、在阴影中、在云中、在没有刻意设计的图案中的面孔或人物,例如烘焙甜点上的漩涡,以及对事件之间因果同步关系的感知,而这些事件实际上是不相关的。Apohenia在阴谋论、赌博、统计和科学数据的曲解、以及某些宗教和超常经验中占有突出的地位。对随机数据中的模式的误解被称为帕里多利病(Pareidolia)。


一个类似的实验是关于视觉的

简单描述下实验过程:用完全随机的白噪声视频,让受试者查看。第一批受试者不被提示这些图像中有什么东西,请受试者如果看到什么,请按下纪录按钮。第二批受试者被告知在噪音中有一个隐藏的字母“S”,但是只会偶尔闪现,在闪现的时候请按下纪录按钮。

结果是,第一批受试者按下按钮的图像叠加在一起后,没有任何特点(依然随机),但第二批(被提示其中有个字母S)的受试者按下按钮的图像叠加在一起后,确实可以看到一个隐隐约约S型。


这,大概,就是,脑放了吧……

We are led to believe a lie
When we see not thro’ the eye,
Which was born in a night to perish in a night,
When the soul slept in beams of light.
  
God appears, and God is light,
To those poor souls who dwell in night;
But does a human form display
To those who dwell in realms of day.

《Auguries of innocence》有 6 条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