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前我曾经测量过 Cayin N6MK2 R01,当时的结论是:甚至可以这么说,是模拟音量控制靠着小信号下的优势完成了整机指标的反超。那么……RU6这个小尾巴是咋样呢?其实几个月前就有人给我看过RU6的PCB,我当时的判断是很可能和R01一个套路的,到底事实如何?
其实,在我测量之前,有人问我RU6的时候,我都倾向于给正面评价的。因为我看了凯音的文章,里面对于RU6的描述总体是比较实在的,数据“大部分”也给的比较可信(标的挺低的)我当时的说法是“看上去数据问题不大,如果没有虚标的话,那么就没啥毛病”“而且这毕竟是第一款分立R2R小尾巴,有开创性质的产品,只要不虚标就行了”。可我测量之后……Emmmm:
满幅标准电平下SINAD比较惨,官方是标的0.5V输出0.032%,我调低音量之后测量:
基本上问题不大(我这个测量没挂A计权),之前R01测量里面模拟音量调节带来的好处依然一致:
因此在RU6上依然不大会遇到901R上的问题…… 是模拟音量控制靠着小信号下的优势完成了整机指标的反超。 这句话依然成立。
但是动态范围这个指标就有点……怎么说呢……奇怪了。标准电平的DR测量结果如上图,而官方却标称是11Xdb(A计权)但我无论如何调整音量和设置都测不到相应的结果……最后我看着上面那张-60db模拟音量的图,似乎明白了什么……莫非凯音官方是将-60db模拟音量的SINAD直接加上60db的数字给出的DR?(因为理论上说,DR的测量方法是可以用-60db情况下的SINAD+60来直接得出数字的……但……如果确实如此的话,这属于对DR的定义的曲解啊……因为无论是AP的描述、TI的资料、以及AES和IEC的文档都着重提到了DR的测量的-60db是在”input“的地方完成而不是在Output的地方完成……
”We recommend using this AES17 dynamic range measurement. It is intended specifically for ADC (analog-to-digital converter) and DAC (digital-to-analog converter) dynamic range and “noise in the presence of signal” measurements, as described in Section 9.3 of AES17. A similar method is defined in IEC61606.
This method differs from standard signal-to-noise and dynamic range measurements in that it uses a –60 dBFS“
”Dynamic Range:
The dynamic range (DR) test is based on a THD+N measurement made on a signal of –60 dB,
followed by adding 60 dB to the result to give the range between full output (0 dB) and the noise
floor of the amplifier. To provide a valid result, the measurement bandwidth must be in the
audible region (20 Hz–20 kHz).
Example 1
If the measurement with a –60 dB input signal level gives a THD+N of 53 dB, the
dynamic range of the amplifier is (53 + 60) dB = 113 dB.“
在没有凯音的进一步资料之前,我只能姑且认为DR虚标了。
至于别的一些基础数据,其实这种结构的R2R基本上都差不了太多,可以参考Hifiman HM901R测评归总
这12K………………………………
模拟数字混合音量部分是设计的重点,通道平衡做的不错:
但是左右声道的SINAD差别……
但不管如何,比起纯数字音量来说好太多了:
总结:经典的”古典架构分立式R2R“表现,模拟-数字混合音量确实大大提升了实际使用场景下的体验。就价格来说也属于较为良心的范围,想要体验的……也不是不可以买。若不是DR有虚标嫌疑和模拟音量下左右声道SINAD差别较大本应给个较好的评价,但我实在是没办法测出官方标称的DR……
这么早就有瓜…
一早又有花生。。
刚好好奇这一条
这车翻的太快了… 我有段时间没关注随身,为什么这些厂家如此执着r2r呢?
有卖点 又好做(古典架构的真的很容易……)
原来如此,可这个“好做”看着并不像“随随便便出好声”,是设计物料工时费用更低一些吧?
我说的好做 是指理论都是清楚的 电路也是直接翻几十年前的文件就有(我之前说901R时候给的TI的专利文档都多少年了) 而且 只要不管测量如何摆烂的话 DIYER都能轻松搞定 代码也没啥难度 网上都有开源的
为啥很多原因都要降维到翻车呢
好概括嘛,网络上忍不住人云亦云一下。主要凯音最近在大张旗鼓地宣传,尤其是模拟音量控制,给人以为是实打实改进了。
模拟音量控制确实是RU6最重要的地方 要是没有模拟音量控制的话 RU6(包括之前的R01)都会重蹈之前901R的覆辙……
和w2怎么选呢
可惜不能踩自己
这被踩的太惨了……这里极端参数党还是多啊
其实RU6可以玩一玩 毕竟不贵
不知道该如何评价,只能说一句很有味道??
没有推力数据吗
因为做动态测量花了很久(前后测了100次以上)导致推力这个忘记了……想起来时候设备已经寄回给送测者了
狼叔,这种可以调增益的小尾巴,是开高增益低音量好?还是低增益高音量好
低增益高音量 数字电平越少-越好
谢谢狼叔
最近买了RU6这个小尾巴,作为R2R的初体验,使用苹果ipone4的配机塞,听了一首古筝演奏和两首莫文蔚的流行,就感觉动态不太行,作为对比的Groove动态好很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