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话实说,我也受到了网上的一些言论影响,对旷世这个品牌的观感比较一般。加上之前测量过他家的M12小尾巴,我个人的评价非常一般。前阵子有个兄弟说他手头有台旷世新出的 CMA Fifteen (CMA15) 解码耳放一体机要我测量一下的时候,我当时的感觉是:瓜要来了?!
曾经有人和我说,你应该去看看旷世的机壳,那个做工才是国内的第一梯队。拿到CMA15之后我其实并不觉得。是,比起双木拓品之流要好一些,可上盖的螺丝导致看起来并不精致,实际触感(表面没有足够细腻的喷砂处理)也远不如钰龙的DA1和高登的小夜曲。触感接近于矩声的X-SABRE系列(铝合金),论精致度还不如X-SABRE。正面的红外遥控窗口像是后加上去的一个东西。以一万五的定价来说,接插件的档次似乎也是有点不足的,尤其是RCA口相当的出戏。拆开看内部的话,总体来说料还用的挺不错的,我在分立模拟部分甚至恍惚有点看到了SA1的感觉。内部的用料还是很好看的,一些元器件的选型也挺符合我之前DIY时候的玩法,PCB上该用的技术手段也用了不少……废话不多说,开始测量吧:
考虑到这是一台一体机,我主要分为几个部分进行测量,首先是DAC部分:
大家应该能发现,这两个仪表板的文件命名都有ISO—-不是东莞那个……这个ISO是指加了USB隔离……因为在我的测试环境中如果不加隔离的话会是这个样子:
看上去是不是有明显差别?(尤其是单端?)这差别其实主要是底噪的不同:
可以看到在没有使用隔离的情况下,电源相关噪声变的非常巨大(尤其是单端)。一开始我以为这是大瓜(我默认是不接隔离的)结果仔细试了之后发现,其实这不是瓜……(猹猹落泪)我猜测是由于CMA15通过USB和测量用的主机(台式机)形成了地环路导致的。硬要指责的话,可以说CMA15的地电平设计有点欠考虑(我猜他们在设计和测试的时候用的是不带地线的笔记本)。对应到实际使用场景,可能在CMA15接台式PC或者别的有地线的播放器的情况下单端接后级输出的时候会有可能遇到较明显的底噪。但是作为耳放的话,影响应该不至于那么大…… 总体来说SINAD表现比较一般,但是符合标称没啥可以指责的。
两组动态范围(不同输出)表现中规中矩,算是合格产品。
以上解码部分的USB输入基本测量除了Crosstalk方面不怎么好看(有点故意做成那样的感觉?)以外别的都还挺正常的,驼峰也不怎么明显。THD+N扫频和多音甚至有点老AKM的味道?看来旷世说自己调音了还真的不无道理…… 不过这机器的SPDIF基本上算是送的:
DAC部分总结:不过不失,大方向没犯什么错误也不算特别惊艳。SPDIF表现很一般
模拟输入部分:这部分测量可以隔开DAC部分来单独看看旷世的所谓电流模放大本身的性能。
模拟部分小结:其实做的还挺好的,和SA1比差一些,但是总体来说分立放里面算是第一梯队的产品,尤其是大电平下的SMPTE互调和动态互调(DIM)确实表现很不错。我觉得唯一需要注意的部分是THD+N扫频的90K和20K带宽差距过大,然后我仔细检查了下感觉可能是单片机的干扰?(注意32K左右的峰)以后设计时候希望改进……
耳放部分:
耳放部分没啥好说的,和模拟输入和模拟输入前级基本一致,本身性能也不会拖累解码部分。高输出设置下对高阻输出功率挺大!电流有点受限但是除了KK之外应该都挺够用了……
总结:原本我道听途说情况下并不怎么喜欢旷世的产品(一些乱七八糟的事情我相信大家也听过),因此我本来是抱着吃瓜的心态来测CMA15的。没想到测下来之后发现这东西其实完成度很可以。你要说测量性能很好吧,并没有……但是也没多少值得吐槽的。尤其是我测量过程中遇到几次过流保护(见耳机输出功率测量的折线)都有明确的红灯闪烁且只要重启就恢复了,完成度相当OK。价位我不喜欢(是我的问题,不是旷世的),壳子没有传说的那么好,别的方面其实这次测量之后对这家厂的好感度我是上升的。
闰土饿肚子了
单看他家网站产品文宣…以为产品的实际性能,会远超你测量的性能呢……结果就这??
泯然众人矣
所以电流放大模式到底是啥,为什么电流输出能力不太行?
https://cdn.l7audiolab.com/wp-content/uploads/2022/01/CN2785256Y.pdf
伸手党到手了却发现看不懂并可耻地匿了
太贵了。。。。。。
抱怨价格是因为你自己的问题
总结就是不值这个价
东莞ISO是什么?萌新脸
感觉这个最好玩的其实是那个遥控器控制音量旋钮的步进电机.
音量旋钮自己动.jpg
以前很多功放都是这样的,挺古老的设计了,讲究点的会在旋钮上弄个灯…
比较踏实做东西的厂商(除了定价有点高,隔年二手价就不错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