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前我发过 SMSL VMV A1 的快览 Fast&Simple Review of SMSL VMV A1 PowerAmp。首先我说明一下,我无数次强调过关于测量与听感的关系,简单地说,我并不认为测量表现不好的产品听起来就一定不好。在快览的评论中,我看到一则评论非常有意思:
这个功放在他那时用法和常规不一样, 他是作后级用, 使用VMV D1se调音量! A1音量在67, 68会表现出完全是两种声音!
我也答应周末按照这个方法测一下看看。
结果简单测量了下,我有点想去找一些选择性5-羟色胺再摄取抑制剂吃了……这基本上没有什么差别啊:
对比一下两者的FFT(红色是A1大音量,蓝色是A1小音量)
可以看到,除了底噪变高、电源相关噪音变多之外,别的几乎没什么不同。即使是扫频THD+N曲线差别也很小:
那么,不止一个网友说,A1的音量调高(并调低前端音量)这种方式与将前端设置为最大音量,A1的音量调低的方式“听起来不一样”到底是怎么回事呢?有时候啊,很多一知半解或者戴着有色眼镜的所谓”科学HiFi份子”在这种情况下直接就喷”是说听感的人脑放“……其实这样是很不对的。科学是什么?
“科学”不好以简短文字加以准确定义。一般说来,科学涵盖三方面含义:
观察:致力于揭示自然真相,而对自然作用由充分的观察或研究(包括思想实验),通常指可通过必要的方法进行的,或能通过科学方法——一套用以评价经验知识的程序而进行的。
假设:通过这样的过程假定组织体系知识的系统性。
检证:借此验证研究目标的信度与效度。
观察:不止一个人说两种方式听起来不一样
假设:基本上有两种可能,
一、听起来是一样的但是他们都脑放了
二、听起来确实有可闻的明确不同
验证:固定一个输出电平来进行测量(上面做了) —–这种情况下几乎没有什么不同
好像已经得到结论了?是脑放?
不,我决定根据最基本的常识开始从头抽丝剥茧。这次我决定把事情倒过来做,首先假定他们”听到了明确的、可闻的不同“,然后去寻找”可能造成这些不同的原因“。而一个最基本的常识是:响度的不同是最容易被人所感知的。嗯?到这里我想到一个”固定输出电平测量法“的缺陷:它忽略了人们调整音量的过程,这种测量方法需要引入一个仪器来标定输出电平使得他们一致,而实际听音的时候几乎没人会这么做!这,这有什么不同呢?我赶紧测量了A1的音量旋钮对应的增益情况:
我们可以看到,在低音量范围内,音量”格与格“之间的db差值较大,而到了高音量范围内,这个差值较小。我刚刚试了下,假设我用风铃木这样的箱子,前端输出2.5V的情况下,箱子距离1M,我听音响度在70-80dbSPL。则刚好用到了A1最左侧的几个台阶(一格音量差3db以上)而如果同样情况下,我先将A1的音量设置为6X(最大70),减少前端输入电平。则我可以以很精细的方式(0.5db、1db)来调整最后的响度,这个操作实际上是这样的(和SMSL群里一些人说的有点不符,但是我觉得比较合理):先固定A1音量为6X,然后将前端解码的音量调低,使得整个系统响度接近我的需求,再需要微调的时候用A1上的音量旋钮进行操作(这时候是0.5db一格)。 而如果用前端解码器固定2V或者2.5V输出的话,无法实现这样的音量微调。
而如果无法实现音量微调的话,很可能会出现上一格太响,下一格不够响的情况(这时由于和理想舒适听音SPL差别不是特别大,因此能忍受,但是却会明显影响到”听感“)
老烧和科HI党登上了山顶,看见了同一个人。
和音量旋钮越大越好听有异曲同工之妙(前提是碳膜,继电器这跳格没办法)
双木这个叛徒
低情商:SMJB
高情商:“这功放XX总应该很喜欢”,“看测量,应该是XX喜欢的声音”,“我确认下 XX总应该是很喜欢的类型吧”
都说了电位器乃声音之母!
对的,虽然有可能造成一些失真,但那顺滑的手感、连续无级的音量控制舒适度,远不是继电器电阻音量控制可比的……